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我的1982 > 第三十六章扩建

第三十六章扩建

刚进入八十年代,大城市当中就已经开始流行集邮,集火柴盒,集烟盒和收集糖纸这些东西了。

只要是精美的东西,那都是可以收集的东西。

按照当时人的说法,收集不光是文艺范十足,而且还能够让人开阔视野、陶冶情操。

最为典型的是全国人民都用火柴,全国各地的火柴盒纸图案也越来越精美,很多人都以收集到成套的火花而感觉到自豪。

李忠信记得很是清楚,因为家中的条件优越,他小时候他没少收集邮票和火花,只不过后世的时候火花没有被人们炒作起来,失去了火花的历史价值和真正的价值,反倒是他不经意购买的一个方联的猴票让他收获巨大。

当时李忠信收集的火花很多,成套的《水浒》他足足收集到了八十五张,后面的二十三张却怎么也弄不到了。

后世的烟盒、火花和糖纸这几样东西,都是属于不花钱就能够搞到手的,而且产量相当大,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根本就无法和猴票相比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八零年的猴票的发行量只有五百万张。

物以稀为贵,东西越少,保存下来完整品相的东西越少,那么这个东西就越值钱。

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,猴票在后世的价格就好像是翻跟斗一样,一枚八分面值的邮票单枚的价格竟然达到三点二万。

三点二万,那是一个什么概念,也就是说,一枚邮票在经过了历史变迁以后,价格上翻了四十万倍。

打个最直接的比方,在八零年的时候,如果有人花一百块钱购买了一个整版的猴票,到017年末的时候,这些猴票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四千万。

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,不是八三年就是八四年,国家开始工资普调,在这个时候手中要是存钱的话,那是会贬值的。

钱更不能放到银行里面,钱放到银行里面扎眼不说,要是被一些有心人惦记上,指不定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呢!

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
东北这个地方和京城那些大城市没法比,要是给安上一个投机倒把,不,应该是说割社会主义羊毛的罪名,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。

就是竹板屯集体的这个钱都不留在账面上,只要是钱一到账,他立刻就会让董国忠和梁国富把这些钱提取出来做一些有用的事情。

在八十年代,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,只要是账面上的钱一多,那么就会有无数双眼睛盯上。

长青乡是属于贫困乡,而竹板屯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